香花 第一章

「主人的三明治做好了,艾珈妮小姐,让我看看能不能找得著普罗斯把它带过去。」

「别担心了,普罗斯太太,」艾珈妮应著:「我带过去好了,你坐下来歇歇腿吧!」「我也不介意告诉你这些,艾珈妮小姐,我的腿好象都不是自己的了,背几乎要裂成了两半呢!」

「坐下来吧!」艾珈妮要她坐著;「你也真是受够了!」

她知道普罗斯太太所言非虚,但除非她去告诉伯母,否则伯母怎么也不会了解其中滋味的。她的伯父弗德瑞克‧奥斯蒙将军和他的妻子在离开英国之前,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宴会,然而交给这么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来承办,艾珈妮觉得似乎太残忍了。

普罗斯夫妇本来是服侍将军的父亲的,一直到他谢世为止,那时他们在汉普斯特的府邸中担任管家职务,如今两人年事已高,艾珈妮相信以这样的高龄,他们不会希望继续担任这项工作的。

但是,将军和他的妻子、两个双胞女儿及艾珈妮,在肩程赴香港之前,在汉普斯特的贝特斯登府邸还有两个月的逗留。

因此,又以低廉的工资雇用了一些仆人,他们没受过特别训练,就在前厅充任门房、侍仆的工作,由巴特里尔和普罗斯管理,而普罗斯太大却以几近八十的高龄主管厨房内的事务。

以前在印度雇用仆人时,由于他们所求甚少,所以在食物和工资上的支出也十分有限,然而现在是在英国,这方面的行情自然有很大差别,但奥斯蒙夫人却不加以改进。

将军驻扎在坎伯里的时候,情形还要好些,因为那时有军仆伺候,也有些军人太太对能赚些额外的钱颇为开心,愿意在将军府邸帮帮忙。

但在伦敦可大为不同了,因为奥斯蒙夫人付工资就象剥乳酪皮一样,他们就只能用些既年轻又没经验的女孩子了,普罗斯太太不知喃咕了多少次,说她们简直是愈帮愈忙。

艾珈妮知道:在筹措宴会的时候,象列名单啦、送请帖啦,不可避免的都成了厨房经管的事务。

「普罗斯太太从没经办过这些事呢!爱蜜丽伯母,」她对奥斯蒙夫人提起:「厨房里新来的那个女仆真是笨手笨脚,至于那个女帮厨都该送到养老院去了。」

「还有两个女人每天会来帮忙做清洗工作的。」莫斯蒙夫人回答。「不过厨房要准备的不仅是午宴的菜肴,还得准备晚上舞会中的宴席呢!」艾珈妮指出。

停顿了半晌,紧接著,艾珈妮又在奥斯蒙夫人的限中看到她所熟悉的不悦神色:「既然你那么担心普罗斯太太,相信你一定愿意帮她的忙了,艾珈妮。」

艾珈妮默然无语,一会儿才又小声地问道:「你不希望我也……参加……舞会吗?爱蜜丽伯母?」

「我想你不需要在这种场合出现,」奥斯蒙夫人回答:「我一直以为你伯父把你在这屋中的地位说得很清楚了,艾珈妮,而且在我们到了香港之后,这种情形也不会改变。」

艾珈妮虽然没有再说什么,内心却激动不已,她仍没想到:伯母居然会这么坦率的表示对她的憎决,即使两年以来她已渐渐习惯了这种待遇,还是不免感到一种深沉的伤害。

然而,她强咽下了几乎已滑到嘴边的抗议,只不过为了一个十分简单的理由:在获知伯父接到调往香港的任命后,她就一直害怕他们不会带她一起赴任。

对东方,她有著一股深浓的怀念之情,那种感觉真是很难形容的。她一直渴望著能再去东方,感受那灿烂的阳光,倾听轻柔的乐曲,嗅一嗅空气中醉人的花香,还有香料、花粉和旱烟管的特殊气味……使她不致于象现在一般,只是在阴冷的英国不由自主地抖颤著。

香港,当然不会和印度完全一样,但那里是东方的苏伊士,在艾珈妮的心中就象一块阳光照耀的乐土,发射出万丈金光!

只不过是两年前发生的事,对她而言却似乎已超过了一个世纪,那时她被人从印度送回英国,父亲的死亡和紧接著发生的一些事带给她无比的痛苦,象一场恶梦般令她昏眩愕然。

和父亲相依的时光是何等快乐啊!从母亲去世后,她就一直照顾著父亲,在军团驻扎地,父亲分配的眷舍里,她就象个女主人一样。军团调到西北的行省区时,艾珈妮觉得十分害伯,毕竟那意味著父亲要离开她好几个月的时问,到边界一带镇压土著暴乱。

只有边界平静的时候,她才能和父亲在一起,但这种情形并不常见,一旦乱事发生,妇孺就被遣送到较为安全的基地,在那里和一些为她父母服务多年的军仆在一起,倒也觉得十分安心。

那里当然还有其他军官的女眷,她们似乎认为她很孤单寂寞,经常向她表露出几分同情的样子。灵巧的艾珈妮可从没这么说过,事实上那时她也从不会觉得孤寂。

她爱印度——爱那里的许许多多事物,生活中似乎充满了她要学习的东西,她为自己安排了许多课程,此外在父亲和她共居的家中还有许多工作等著她呢!

在那里,当然她也遇到了父亲的兄长——弗德瑞克‧奥斯蒙将军,两兄弟不但年龄相差很多,而且看上去大相迥异,在许多场合中,她发现伯父、伯母都表现得十分自大而且固执。

后来她更感觉到两兄弟的共同点少之又少,伯父的个性、人品一点也不象一向为她敬重的父亲。

迪瑞克‧奥斯蒙总是十分畅快的,要不是职责在身令他操心的话,可说没什么让他忧虑的事了。他不但懂得自己享受生命,也使他周围的每一个人同样去享受生命中美好的事物,但他的嗜好可说没一点儿是放荡邪恶的。

他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艾珈妮忆起他对一些遭遇不幸的家庭所表露的关怀,至今使她印象良深。每当他从校场回来的时候,经常有好几个印度人在等著他,有割伤、撞伤的,有伤口溃烂生脓的、患有眼疾的,有时还有患病的婴儿在内。

他受过一些医药训练,但最可贵的还是他的同情、体贴,对病人的恐惧带著几分嘲弄的态度,为他们原先认为黯淡无光的未来点燃了新希望,这些都是别的医生望尘莫及的。

「他总是使一切事情显得很有情趣!」艾珈妮常常这么想。

在他们一家三日共聚的日子里,母亲好些次提议到:「你爸爸有一个假期,」她对艾珈妮说:「我们可以在一起好好玩玩,来个野餐怎么样?」

然后,三个人策马轻驰,出外野餐;有时在潺潺的小溪一边,有时在高山之巅,有时就在一些古洞里寻幽探险,由那些遗址中探寻古印度的历史渊源。回顾童年种种,艾珈妮觉得那时几乎没有一天不是阳光耀眼,也没有一个夜晚入睡时唇边不挂著微笑的。

然而,有如晴天霹雳一般,灾祸突然降临了!

「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哦,上帝,你怎能让它发生呢?」在由印度遣返英国的船上,深夜茫茫,周围显得分外的凄寒,黑暗象是永远难以穿越般的吞噬了她,艾珈妮不由得在心中呐喊。即使到了现在,她似乎还难以相信一切并不是一场可怕的梦魔而已,两年来在伯父母家寄人篱下的生活更不是她的幻觉。

一切都是最真实不过的了——她的父亲已不在人世,伯父对待她就象对个印度最下等的流民一般!

她总是被轻视、冷落、屈辱,只因为伯父对他弟弟「不名誉」的死亡从没原谅过。

「爸爸是对的!他绝对没错!」艾珈妮对自己这么说。

有时候,伯父坐在餐桌边,看上去一副自命不凡的样子,对她说话的口气使她觉得自己真象一只乞怜摇尾的狗,那时她多么渴望把心中的话尖叫出来。她记起刚回到英国时,伯父在书房里和她谈话的情形。

回家的旅程中,不但在心灵上带给她无比的折磨痛苦,同时身体上也感到极端的不适。那正是十一月,比斯开湾的暴风雨使船上多数的旅客都弄得七倒八歪,衰弱不堪。

但,艾珈妮所在意的还不是风的狂暴与船的颠簸,事实上她真是冷得受不了。多年来她一直生活在印度,对当地.炎热的气候颇能适应,也许所禀赋的一半俄国血统,使她不象一般纯英国血统的人一样,受不了平原上酷热而令人窒息的气候。

母亲是俄国人,却在印度出生,艾珈妮知道这又成了她被惩罚的另一项罪名。伯父不喜欢外国人,特别轻视混血儿。

无途如何,她继承了母亲那种黑发黑股的美貌和纤柔的身材,然而,当她站在伯父面前的时候,却显得憔悴委顿,容光黯淡,而且书房里面太冷,她的牙齿一直打著颤。

案亲的死使她悲痛万分,在船上一直没好好的吃过一顿,眼楮也哭得又红又肿,原本灿然生辉的一头黑发如今显得平平直直的毫无生气。

她那可怜兮兮的模样却丝毫未能软化伯父冷峻的眼光,由他生硬的语调。她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并不受欢迎。

「你我都知道,艾珈妮,」他说:「你父亲的无耻行为使我们整个家族蒙羞。」

「爸爸做的是对的!」艾珈妮喃喃自语。

「对?」伯父叫了起来,语声尖锐:「杀了他的长官还是对的?谋杀了别人还是对的?」

「你知道爸爸并不是存心要杀团长的:」艾珈妮说:「那只是一个意外!他只是不让几近疯狂的团长蹂躏一个女人罢了。」

「一个土女罢了!」伯父轻蔑地说:「她本来就该挨团长鞭打的。」「她不是第一个被蹂躏的女人了,」艾珈妮反驳:「每个人都知道团长有虐待狂!」

她的声音变得十分激动,毕竟往事历历,令她心悸不已!但是,呈现在跟前的是伯父那严厉冷峻,如同花岗石般的面孔,她如何才能向他解释呢?团长的房舍中传来一阵刺耳的尖叫,那尖叫声划破了原本温柔美好的夜色,使它变得那么丑陋而狰狞。

那晚,迪瑞克‧奥斯蒙站著听了好一会儿,接著只听那凄惨的叫声愈来愈急促,他不由得跺起脚来。

「真该死!」他骂了出来:「不能再这么下去了!真让人受不了!那女孩不过是个孩子,就是那可怜裁缝匠的女儿啊!」艾珈妮认识那个女孩,大概不过十三岁光景,父亲是个裁缝,就在眷舍的走廊工作,她常常在旁边帮著父亲裁剪缝纫,小小年纪已经很得乃父真传,练就了一身好手艺,做件长服不须二十四小时就可完成,有时候也做做衬衫,或替军官修补制服什么的。

艾珈妮经常和她聊天,一直觉得她十分漂亮,尤其那浓密的、长长的睫毛和那对温柔的眼楮最为迷人。

每当有男人走近的时候,她总是把头巾压低些遮住脸孔,但可想而知的,团长虽然经常喝得烂醉如泥,却绝不致于忽视了她的美色。

迪瑞克‧奥斯蒙冲向团长的房舍。

尖叫声停止了,接著响起的是团长愤怒的咆哮,然后是一片可怕的沉寂。

以后发生的事情还是艾珈妮自己把它联接而成的。

他的父亲冲进去后,发现那女孩子半探著,团长正挥鞭拍打著她,好象她不过是头动物而己。

那正是的前奏!他知道他的长官一向借此激发婬欲。「你这家伙跑来做什么?」看到达瑞克‧奥斯蒙出现的时候,团长吼叫著。「你不能这样对待一个女人,先生!」

「你在向我下命令吗,奥斯蒙?」团长责问他。

「我只是告诉你,先生,你这种行为不但没有一点人性,并且是男人最要不得的勾当!」团长注视著他。「滚出我的房子,去做你自己的混帐事情!」他大叫著。

「这就是我的事情!」迪瑞克‧奥斯蒙回答:「每一个正当的男人都该设法阻止这种暴行!」

团长突然狂笑起来,笑声是那么丑恶。

「你给我滚出去!」他下令:「不然就小心吃禁闭!」

他一只手握紧了鞭子,另一只手抓住那印度女孩松散的头发,把她拖了过来。

女孩的背上露出一大块青紫的鞭痕,而无情的鞭子再度落了下来,她又叫了起来,但却已声嘶力竭,更令人惨不忍闻。

然后,边瑞克‧奥斯蒙向团长挥拳。

打他的下额儿,由于团长晚餐时酒喝得太多,步履不稳,就向后倒了下丰,他的后脑撞上放在屋角的铁制半身塑像,被狠狠地敲了一记。

本来对一个年青男人来说,只要生活正常、心脏强健的话,这还不致于致命,但出乎意料之外,当军医被召来诊视时,却宣布团长已回天乏术。

艾邵你还不大能确定以后又发生了些什么,只知道很快地,军医把弗瑞德克伯父请了来,那时伯父正在离军营不远的省长官邸中。

于是,弗德瑞克开始发号施令,不准他的弟弟回眷舍去。

第二天早上,父亲被人发现死在军营外面,同时人家告诉艾珈妮:她的父亲因追捕一头野兽才遭此不幸。

案亲绝不会自杀的!艾珈妮知道得很清楚,由于团长的死亡,他们赶在民事法庭之前来了个军事审判。

军医也向外宣称,他早就警告过团长,说他的心脏衰弱,不小心很可能致命。事情就这么掩饰过去,只除了弗德瑞克伯父、军医和一位军团的高级官员外,没有人确知事情的真相,当然,还除了——艾珈妮。

「你父亲的暴行对他的家族、军团和国家来说都是一大耻辱。」伯父说:「因此,艾珈妮,在你的一生中永远不可以向别人提起,这点你清楚吗?」

沉寂了一会儿,艾珈妮低声说:「当然,我不会告诉外人的,但如果有一天我结婚了,却应该让我丈夫知道真相。」

「你永远不会结婚!」伯父字句铿锵。

艾珈妮睁大眼楮望著他。

「为什么我永远不会结婚呢?」她问。

「因为,作为你的监护人,我不允许你这么做,」伯父回答:「你必须为你父亲的罪行付出代价,在印度发生的这些事情你必须闭紧著嘴巴把它带到坟墓。」

有好一会儿他话中的意义艾珈妮还未能完全了解,接著他又以轻蔑的口吻加上几句;「再说你根本就没有一点吸引力,不会有任何男人想跟你结婚的,总而言之,就算有哪个男人犯了错误向你求婚,我也绝不会答应他的。」

艾珈妮吸了一口气,一时不知能说些什么。有些事是她从没预料到的,也没想到会在她生命中发生。

她才不过十六岁,不会特别专注于某一方面,但在模模糊糊之中,似乎认为有一天自己总会结婚生子的,也许婚后仍能生活在军团中。她是在军团的庇护下成长的,一向也颇骄傲于军团对父亲的深刻意义,父亲很有领导才能,更因爱护部属而广受爱戴。

往事一幕幕的在脑海中映现,她在那里所经历的种种,那些嘶嘶的马匹、整齐的军阵,以及军队移防时亮晃晃的枪支、载著行李的马车,那些军人太太和家眷,还有总是跟著军队走的一大堆人,他们和军团中的印度兵一样为数颇众。

清晨时分,她总是被昂扬的起床号唤醒,傍晚时营区响起「最后的哨兵」的旋律,在薄暮之中回荡不已,然后又目送著旗帜从旗杆降下。

军团就是她的家,也成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每当她想起那些英武的骑兵手持长枪,枪上旗穗在风中飘扬著,在工作的时候,士兵还边吹著轻快的口哨,就不禁感觉到:父亲的去世,真是带给她椎心的痛苦。

「有一天,」她离开印度时对自己这么说:「我会再回来,和他们在一起。」

而现在伯父告诉她她的未来空无所有,只不过要去伺侯他们一家罢了,而且每天免不了要挨十几次骂。

那并不是父亲的罪行,她却要受这样的惩罚,且伯父伯母也很明显地表示不喜欢她的母亲,只因为她是俄国人。

「你不要向任何人提到你母亲的祖先,」伯父告诫她:「你父亲的婚姻是一次最为不幸的抉择,当时我就大为反对。」

「为什么要反对呢?」艾珈妮问。

「异族通婚从来就不是好事,而且俄国人根本就不算是欧洲人!你父亲该娶个适合的英国小姐做他太太。」

「你的意思是说母亲不适合了?」艾珈妮很生气。

伯父的嘴唇抽紧了。「你母亲已经死了,我不愿再对她批评什么,只要你以后绝口不提她的俄国祖先就好了。」

他的声音变得更为尖锐,继续说:「现在我们随时全和俄国打仗,这次是在西北边境,即使不开战,他们也会煽动土人暴乱,渗透到我们这边来,间谍更是无孔不入。」

他望著艾珈妮苍白的小脸,一副瞧不起她的神态,语气也更为严厉:「对具有他们这种有毒素的、奸诈血统的人,我还得让她住在家里白白养她,真是一大羞耻!总之,只要在我监护之下,就得注意永远别再提你母亲的名字!」

起先艾珈妮的遭遇还能招来些怜悯,然而过了一年以后,她就被迫辍学,而且发现自己在伯父家中充其量不过是个做苦工的人,或者也可说是个额外的仆人罢了。

十七岁时,她的堂姐薇儿妮特和黛西,也就是那对孪生姐妹,开始为她们进入社交场合及参加舞会而颇费周章的准备著,于是她就成了她们的女仆、裁缝、秘书、管家和杂务总管。

十八岁时,她只觉得自己整个生命都要虚掷在女仆的事务上了,不再有什么好期望的,只除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在一些琐碎的家庭杂务中打滚。

然而,就象是奇迹在云端涌现,伯父即将卸下奥德夏的司令官之职,而被调往香港。

艾珈妮还不大敢相信这个消息,最初她以为他们将留下她而到香港上任,后来又猜想他们不会让她不被监视的,因为她父亲「不名誉」的死亡对身为将军的伯父而言,始终就是一个具有相当威胁性的秘密,他一定害怕她会泄露出去;此外,她母亲的血统,他们也不愿让别人知道,认为那是有失体面的事。

伯父伯母在外人前面,并不否认艾珈妮是他们的佷女,但总是向人宣称她过于羞法,不喜社交。

「艾珈妮对参加宴会啦,跳舞啦,没有一点儿兴趣。」

那是有位朋友建议伯母也该让艾珈妮参加些社交活动时,她听到伯母斩钉截铁地回答。当时,她真想叫出来: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然而,她知道这么做只会加深他们的愤怒,于事无补,她的地位也丝豪不会有所改善。

……

但是,至少香港比较接近她所热爱的印度,至少那里阳光耀眼,花儿绽放,鸟儿飞翔,人们会向她友善的微笑。

「如果你那么好心的话,艾珈妮小姐,就麻烦你把三明捎带到书房去好了,」普罗斯太太的话打断艾珈妮的思潮:「餐厅里还有一瓶威土忌,将军说不到宴会完了不要拿出来,否则客人会把它喝光,你知道,他想自己一个人在书房里好好享用一番的。」「我知道,」艾珈妮说:「我会带给他的,普罗斯腿上的风湿现在一定很难受,我也不希望看到他再上上下下奔波了。」

「你真是好心,艾珈妮小姐,要是没有你帮忙的话,我还真不知怎么办好这宴席呢!」

那倒是真的,艾珈妮现在变成一个很有经验的厨子了,午餐中大半的菜肴和晚餐的菜式几乎都靠著她一双巧手呢!

「真好,真高兴一切要忙完了!」她大声说著,端起盛三明治的盘子,旁边还用香菜装饰著,十分好看。「等我回来的时候,普罗斯太太,我们再一块儿喝杯咖啡。」

「你是该喝一杯的,艾珈妮小组。」普罗斯太大回答。

艾珈妮离开厨房,沿著走廊到了餐厅。

老普罗斯早把将军那瓶威士忌放在餐桌上了,她把威士忌放在一个银盘里,三明治就搁在旁边,两手端著送去。

大客厅里传来优美的音乐,很显然的里面正在婆娑起舞。

宽敞而优雅的客厅朝花园的方向开了一列法国式的长窗,只有严寒的冬天才关上。

但艾珈妮可以想象得到,夏天来时风光是何等的绮丽迷人!从点著煤气灯的客厅到花园中漫步,花香四溢,烦虑尽消,对她来说,就象站在伦敦的最高处一样。

从窗口下望更能见到那一片青翠的山谷,真是景色如画,令人难忘!

其实最使她发生兴趣的,还是在于这座花园是祖父的精心杰作,他是个有名的园艺家,从军中退休后终其余生潜心于园林之间。

他还培植了一些英国从未死过的奇花异卉,从世界各地搜集而来,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使这座花园在园艺界颇富盛名。他对花的热爱甚至到了著迷的程度,宣称孙女辈都要以花朵命名。

「命名都是有象征性的,」奥斯蒙夫人尖刻的说过:「你母亲应该为你选一个既简单又显得笨拙的名字。」

艾珈妮本想反驳,因为她的名字是「杜鹃花」的意思,她认为薇儿妮特(本意是「紫罗兰」)和黛西(本意是雏菊)并不见得比她的名字好到哪里去;但和伯母一起生活了几个月后,她知道回答才是最不聪明的作法。

伯母并没有狠狠打过她——艾珈妮一直确信她很想这么做——但经常会扭她一下,揪她一把的,可还是相当痛的!

而且伯母体形庞大,力气过人,艾珈妮却那么小巧纤细,还真经不起几下,有时脸上挨了耳光,脸颊马上变得热辣辣的,手臂被扭了几下,皮肤就呈现一片青紫,因此艾珈妮一直尽力做好伯母交代的事,深怕拂逆她的心意。

现在,她匆匆忙忙地沿著走廊往书房走,端著三明治和伯父每晚要喝的酒,心中却在想:如果她能穿上一袭新衫参加宴会,不知是何景况?从这次发的请帖看来,年轻一辈的客人并不多,但事实上也只有些年轻军官和家世显赫的少爷小组们。

「如果我能举行一个宴会的话,」艾珈妮想:「一定要邀请我的朋友来参加……当然,要是真正的朋友。」她想起自己从来没有过这么一个宴会。朝接待室相反方向走去就是书房。壁炉里炉火熊熊,可见普罗斯还没忘记生起火来。煤气灯发出柔和的光晕,倒使得靠背椅在光的烘托下不那么破旧了。年代久远的地毯似乎也不象是经过了相当的磨损。

书橱里琳瑯满目,虽然艾珈妮平日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但也会偷偷拿了,—些书到楼上自己房间里阅读,而且乐在其中。

不过要想晚上读得太晚却不大可能,因为一到深夜,她的房间真如同冰窃一样。

薇儿妮特、黛西和她们的父母亲一样,每个人房间都有壁炉,每天早上女仆第一件事就是为她们点火,整天燃烧不断。艾珈妮自然不会有这种特权。她盖的毛毯不够厚,经常冻得发抖,加上门窗紧闭,使她一夜下来一张小脸几乎变成青紫色,皮肤皱缩,容光惨淡。

此时,她由壁上镜中看到自己的投影。

近两年来,她的外貌有了一些改变:虽然胸部仍小小的发育并不成熟,但骨架已不象往日那么尖削了,心型的脸蛋和她母亲颇为相似,眼楮似乎显得更大了,常会吸引别人的眼光。

但她还是太苍白了,那是因为工作太多,常日根本很少有机会到户外走走,而且还要抵抗冬天那刺骨的寒风、汉普斯特府邸冰冷的空气。

她审视著自己,不知道那一头黑发、大而忧郁的眼楮有没有一点吸引力?她多么希望此时父亲能告诉他的想法……接著,她的注意力由脸孔移下,看到忙著烹任了一天,系在腰际的围摄,还有身上穿的一件不知是薇儿妮特或黛西的衣服,她们的衣服总是同一式样,那种轻淡的色彩例如浅蓝、粉红的衣服她们穿上去倒是挺好看的,但那些色彩却不适合她。

为什么会如此呢?她一直不大清楚,也许在接收那些衣服之前都快被穿坏了,也洗得褪了色,就更难显出一份光彩来吧?「哦,谁会喜欢看到我呢?」望著镜中的身影,她自言自语著。就在这时,传来一阵脚步声,离书房愈来愈近了。她想来的一定是伯父,因为他还得在客厅接待客人,不过她并不想踫到陌生人,一时情急,看到厚重的天鹅绒窗帘,就钻到后面躲了起来。

在大门打开之前,她几乎还没完全藏好呢!「这里没人,」一个男人的声音,音调低沉:「我们坐一会儿吧!乔治,在这种时髦的宴会中,我们该尽的责任都尽了。」

「是啊!马文。」另一个声音回答。

由于艾珈妮写过请帖,因此她很快想到这两个男人是谁。

在请帖之中有一个较为少见的名字——马文,那是薛登爵士的名字,在邀请的客人中,只有他请求带一位客人参加,那是乔治‧威德康比队长。

艾珈妮知道伯母很高兴薛登爵士能光临,对他的要求自然毫无疑义地答应了。

伯父还说他应该再补送一份请帖去,并且说薛登爵士在继承爵位之前就在「十七世纪骑兵团」服务,他是在印度和他认识的。

「一个很聪明的年轻人,」他有点嫉妒地说:「不过我个人从来就没喜欢过他,只是团长私下对他却非常感激!最近他也要去香港。」「我们一起去吗?」伯母问,眼神透著兴奋。

「是啊!」伯父简短地回答,艾珈妮知道伯父为了某些原因对这点并不高兴。

现在她听到威德康比队长说:「你究竟是怎么搞的?马文,放著一流的宴会不去,却带我来这种地方,真糟透了!」

「最糟的你还没听到呢!」乔治‧薛登爵士回答。

「还有更糟的吗?」威德康比队长问,接著象发现了什么:「咦,有威士忌,我们喝一点吧!刚才喝的香摈还是比较惊心动魄些。」

「军队的伙食不是更糟吗?好兄弟!将军们总是把它压到最便宜的价钱!」

「那我倒很相信!」威德康比队长说:「看来我们在卫队里的待遇还特殊些呢!」

「别那么势利眼了,乔治!」薛登爵士说:「我宁愿谈些正经事也比在宴会里说那么多无聊废话要好得多。」

「是啊,马文,你真是太差劲了,居然在我刚到伦敦的第一个晚上把我带到这儿来!」威德康比队长抱怨著。

「你该知道我还得忍受一段和他们同去香港的旅程呢!」「哦,上帝!马文呀2你该不是说要和他们这么些人一块儿旅行吧?」

「你很难相信是不是?但有一次司令官留我谈话,说这次奥斯蒙将军要搭乘运输船先行运送补给品,如果我能为他照顾一下夫人和小姐的话他将感激不尽,在这种情况下,你说我还能说什么呢?」「我亲爱的马文,为了你要看顾那些女士,我必须向你致最深切、最真挚的慰问之意!」

「但愿一路平静无事,」薛登爵士说来似乎有点痛苦:「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乔治,现在可能会有些妨碍了。」

「到底为什么会那么困扰你呢?」

「奥斯蒙将军知道殖民地总署为什么派我去香港,事实上,那也是他为什么会被调到香港去的主要原因。」

「如果他对新职务欣然接受的话,」威德康比队长精明地分析:「我敢确定是奥斯蒙夫人的主意,她会认为是那对没用的双胞女儿一个很好的新机会!想想,到一个未曾预料到的殖民地……」

「奥斯蒙夫人向我旁敲侧击了一番,打听那边的社交界情况如何,看来是想为她女儿铺路。」

「她一定认为她们在那里可以遇到某些合格的单身汉吧!」威德康比队长说。

「当然!」薛登爵土也同意:「这是最吸引军团里一般母亲的事了。」…

「一只钓‘鱼’舰队!」威德康比队长尖刻地说。

「正是!绝不会错的,乔治,我看这些从英国去的女还并不只是钓呢!她们又抓又吞的!」

他不屑的笑了笑。

「她们就象吃男人的小母老虎一样,每个都是这种德性!一想到年轻力壮的男人被在一旁痴笑的女人诱拐到教堂去,在他的余生中又对她厌倦无比,我的心就会流血!」

「你就不会形容得好一点,马文!」

「我看得太多了,」薛登爵士说,「你还没有调到海外过,阅历太少了,我的好兄弟,不过不久之后你会去印度,那里可能会和俄国人冲突呢!」「你认为会发生战争吗?」威德康比队长问。

「战争倒是可以避免,」薛登爵士回答:「但强权仍令人忧惧,如果我们和俄国打起来,就怕中国人借此在香港生事。」

「那就是你为什么要调去香港的原因了?」

「但愿只有这个原因!」

「还有其他原因吗?」

「就算我告诉你,你也很难相信。」薛登爵士回答:「现在香港最大的困扰已成了纯粹的国内问题。」

「你的意思是——」

「军队里发生了荒谬可笑的争执,就是香港自卫队队长杜诺文将军和港督间的不和。」

停了一会儿,他继续说:「他们的争执实在幼稚可笑!这次派我去香港,就是要协调军方和政府的关系,使他们能在均衡发展的情况下各尽其责。」

威德康比队长头往后仰,笑著说:「我不相信,我的上帝啊!在有了那么些出生入死的显赫事迹之后,马文会扮演好一个保姆的角色?」

「那我就做奥斯蒙夫人和她那对钓男人的双胞女儿的从仆好了!」薛登爵士自潮地说。

「香港总督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威德康比队长改以严肃的口吻问。

「他的名字叫约翰‧波比‧韩里斯,也被封了爵士,为人处世却很不够机智圆滑,因而杜诺文将军一回到军部对他总是抱怨不已。」

薛登爵士笑了一下,却没有高兴的神色:「你很难相信这些,乔治,但事情终于一触即发,就在五月二十六号女王生日那天,自卫队该在总督府前面操练表演一番。」

「似乎理该如此!」威德康比队长同意。

「的确,」薛登爵士说:「但杜诺文将军直率地拒绝了,却在军营中举行了一个庆祝女王生日的宴会。」

威德康比队长呵呵地笑了起来:「我不倍他们会派你去解决这么棘手的问题!」

「还有更严重的呢!」薛登爵士干笑了一声:「约翰‧波比‧韩里斯实行一个当地所谓的‘中国政策’,他改革了狱政,而且废弃对犯人鞭答或铁烙的罚刑。」

「那一定会引起某些人反对或骚动吧?」成德康比队长叫了起来。

「可不是!」他的朋友表示同意:「更甚于此的是他准许中国人自由营建,还有最具爆炸性的一件事——他邀请印度人、马来人和中国人参加官方的庆祝活动,在那些东方人之中居然也有他自己的一些朋友!」

「上帝!」威德康比队长大叫:「我看你牵涉到一项社会革命了!」

「是有些相近,」薛登爵士说:「你该看得出这其中困难重重了吧?」

「那么,后来军部有什么看法呢?」

「这还需要问吗?」薛登爵士回答:「当地人无论如何还是站在对自己有利的立场,但我们仍然得表现出我们白人优越的地方来,否则上帝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好吧!我只能说一点也不羡慕你!」威德康比队长说:「还是让我去负起防卫白金汉宫的责任吧!你呢?就去管东方的事好了!」「你的眼光太短浅了,乔治,你究竟是怎么搞的?」薛登爵士说:「看来接下帝国在远方前哨站的担子,对你倒是件好事,而且还能扩大你的胸襟呢——如果你能有这些经验的话!」

「这些经验我可并不想尝试,除非是非去不可!」威德康比队长声明。

艾珈妮听到他抬脚的声音。

「走吧!马文,让我们离开这座漂亮的坟墓,出去寻点乐趣吧!我知道一家新开的俱乐部,那里有最漂亮迷人的些小半子们,听说多数还是法国人呢!我总认为法国妞儿比咱们英国女人要更讨人喜欢。」「我会记住你的话,」薛登爵士回答;「至于我呢,打算回家去,还有好多事没做呢!就算你形容得多吸引人,我也不能浪费时间去追她们!」

「那就是你的困扰了,马文,你实在太严肃了!如果你不小心一点的话,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走在教堂长长的甫道上,旁边的新娘被吓得脸色苍白、冷汗直流呢!」

「你把这莽撞无礼的想法给抛到一边去!」薛登爵士说:「我并没有结婚的打算,乔治,你是我多年的老友,该很清楚我要采的是一朵盛放的花!」

「最后一次看到你和花儿在一起是在伦敦,」威德康比队长:「真是一朵少见的、美丽的花,我想当时在餐馆的单身汉没有一个不羡慕你的!」

「谢谢你,」薛登爵士说:「很高兴你同意我的鉴赏力,乔治。」

「没有人会怀疑它的。」威德康比队长笑著说。

艾珈妮听到两位男士放下了酒杯,朝门口走去。

她很高兴他们终于离开了,她在帘后面站了好一阵子,后来有些累,就低子,小心地坐在地上。因为窗前地板没铺上地毯,发出了十分轻微的声响,她只好努力屏住呼吸,好在他们一直在谈话,相信不会注意到她的存在的。

现在,她还是屏住呼吸在等待著,直到门关上后,才提起脚准备离开。窗口透进一阵寒意,三月的风仍在呼啸著,她把窗帘拉向一边,想走到壁炉前烤烤火。就在这时,她楞住了!

书房中还有一个男人,就靠在门边凝然伫立。他正凝视著她,艾珈妮确定站在那儿的就是薛登爵士!

有好一阵,她几乎无法移动,眼楮睁得很大,带著几分恐惧望著他,他朝她走了过来,说道:「希望称都听到了,我的小窃听者,听了对你有什么好处呢?偷听人家谈话不是很没礼貌吗?为什么似这么有兴趣?」

艾珈妮几乎屏息,从窗口向前移动,窗帘又从身后滑落。

「我……我并不……打算……偷听,」她结结巴巴地:说:「只是听到你们进来的声音……就……躲了起来。」

「为什么?」

「我不希望你们……看到我。」

「有什么特别的理由不?」

艾珈妮做了个手势:「我没穿上赴宴的衣服。」

「这倒是很明显,」薛登爵士看到了她的围裙;「你在这里是什么身分呢?」

艾珈妮没有回答,一会儿他又说:「做女仆,嫌太文雅了些,做管家,可又太年轻了,也许你只是来宴会帮帮忙的吧?」

艾珈妮还是不吭声,他接著说:「也许你会认为我问得太多了!但我可以向你保证,怀疑别人就是我的职责所在,特别是对一个年轻漂亮,躲在窗帘后面偷听别人谈话的女孩子!」’艾珈妮默然无语,只是望著他的眼楮,他继续说:「你看上去不象英国人,究竞是哪国人呢?」由他说话的语气、在她脸上探索什么的态度,艾珈妮知道:他一定在猜她偷听他和朋友谈话有什么隐密的动机。

但她告诉自己,他没有权利询问她这些。

「向你保证,爵士,」她乎静地说:「对你们谈的事情我一点兴趣也没有。」「我怎么才能相信呢?」薛登爵士说。

「也许你会信任我……告诉你的话。」「我可以相信,」他回答:「我自己在这纯属私人的谈话中也太欠缺警戒心了,因此对你的反应自然很有兴趣。」

他的话困惑了艾珈妮。

他还是形容得夸张了一点,其实本来是该谴责她的,谁叫她躲著偷听他们的谈话呢?同时,他表现得很有君子风度,对这事只是一笑置之而且说他自己也是警戒心不够。

她发现他实在是个挺好看的男人,比她躲在窗帘后听他们谈话时所想象的还要更令人难以抗拒。

但是,他灰色的眼楮中却显得有些不安,似乎无形中勾起她莫名的敌意。

她傲然地抬起下巴,带著挑战的口吻:「你真有兴趣听吗?」

「当然!你是否够坦白,也够勇敢——肯告诉我事实?」

他的口气再度使她困惑,她鼓起勇气,未加思索地,振振有辞地说:「很好,我就告诉你吧!我认为在你的谈话中有关女人方面的评论,显示你令人难以忍受的骄傲自负;有关香港方面的看法,则正是一个顽固守旧的英国人所能有的浅见——只是相信要把被征服者践踏在脚下,才是唯一巩固强权的方法!」

她看到他的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对她的话开始有了反应,于是继续说:「你不认为一个国家在别国的土地上应该仁慈、体谅、宽厚地对待当地人吗?这种转变不是更好吗?」

她愈说愈激动:「我读过一些有关香港的报道,记得兰年前罗伦德‧古韦尔爵士曾经大为震怒,因为驻殖民地七十四军团的年轻军官们对东方人盛气凌人的态度实在太过份了!」

薛登爵士没有说话,脸上仍有轻蔑的神色,艾珈妮见了更为光火:「就难怪罗伦德爵士写过这几句话了:‘无论到世界何处,我们英国人总是不受欢迎,因为没有比英国人更憎恶外国人的了’。」艾珈妮两手一挥,做了个手势:「这些对于你来说难道没有一点意义?」她问:「哦,不……我相信如果你真的听进罗伦德爵士所说的话,就应该除去因你那种顽固的优越感,而认为对当地人仁慈些就难以忍受的偏狭观念。」

艾珈妮长篇大论发表下来,不由得要歇歇气,就在这时,薛登爵士开口了:「你说的话太苛刻了!本来我也可以用同样苛刻的话来回答,但我还是引用一句中国的格言吧!」他的语调倒是十分平和,因而艾珈妮觉得自己的怒气无形中也消散了一些。「这句格言是这么说的:‘和诱胜于苛责’。」

说完了话,他的唇边露出一抹笑意,令艾珈妮大吃一惊的是:他伸出了手臂,把她拉近。

「我喜欢你的勇气,」他说:「让我们试试看是否温和的劝诱更具影响力呢?」

在她还没能回答、没能挣脱的时候,他用手托住她的下巴,把她的脸转向他,然后,令人惊异的、昏乱的,他的唇吻向了她。好一会儿,她几乎不能动弹,因为这实在太出乎意料之外了!然后她举起手用力推他,想要挣脱,却只觉得他的唇压住她,给她一种奇异、迷乱的感觉。

在她以往的生命中,从没有经历过这种感觉,那么温暖地、奇妙地升入喉头,她的唇在他的亲吻下微微震颤著。

她从没想到过会有这种发自内在的激情,那种奇异感受令人晕眩不已,她还不了解,也不相信那是可能的。

只是,她仍然无法移动,无法推开他的唇,只觉他的手臂围绕得更紧,怎么也不能挣开。

迷迷蒙蒙之中,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使她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了耀眼的阳光、缤纷的色彩,和失落已久的音乐。

那种光辉、奇妙,使她意乱情迷,他的嘴唇是那么温暖地紧贴著她。

当他抬起头,她望到他的眼楮,觉得自己似乎被他的眼神摄住了,难以移开,就好象此时此刻她的头脑、她的唇都不再属于自己,而变成他的一部分。

不……不能……于是,她轻呼了一声,猛力推开他,转过身去,慌乱而盲目地跑出房间……

推荐阅读:
嫁给总裁 石头大侠 恋人一百分 恶少攫妻 蔷薇醉 发网情缠 美女不安于室 男人别靠近 拒当前男友 将军不投降(下) 水涟漪 珍藏小丫环
相邻推荐:
亚尔斯兰战记1991女攻男受后菊调教道具粗壮软肉入户云雨肉茎花核我在健身房被3p了鲛人h乖女稚嫩张开腿伺候h学校宿舍小说皇妹朕喜欢听你叫黄肉文父子叔侄by年上笔趣阁免费阅读大槐树儿女们第2部小说老旺儿媳妇秦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