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那些「赏花高手」名士晶评一番,最好哪位才子再为自己吟上一首「花呀、月呀」的诗词什么的,那也会名声大震,身价大增!
为了凑上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的热闹,专门把「评花大会」定在科考结束这一天。让来自各地的应考士人也参于品评,一来增添这「名花榜」的人气;二来让「名花榜」的名气随回乡的书生们传遍天下、红遍天下。这不但是那几位爱热闹的风流名士的心愿,更中青楼老鸨的下怀。
曲江边,早巳人声鼎沸。岸边搭起了一座高高的台子,叫「品花台」。台上坐著几位衣冠华丽的人,他们就是这一次评大会的发起人兼评判。
两岸柳阴下挤满了人潮。不但京城百姓倾巢而出来看热闹,更有不少方巾长衫的各地应试的书生挤在中间,使劲地摇晃被连日的考试弄得昏昏沉沉的脑袋,大声发著议论,顺便吟两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