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里,深宫中岑寂诡谲,仿佛连根针落地都可以听得见。
夜风凄凄,宫房内随夜风飘动的丝帐下,隐隐约约可以见到一张沉睡宫妃的容颜。
蓦地,宫妃似是发了恶梦,双眸紧,闭的面孔上出现了痛苦的神情,连身子也不安稳地翻动起来。
「皇上……皇上……」宫妃口中发出了叫唤,下一刻,她甚至激动地整个人猛然坐直了起来!
周遭一片黑暗,有那么一瞬,她脸上出现了茫然……
但很快地,她明白自己不过是做了一场梦,美丽的面孔渐渐教某种绝望和呆滞所取代!
「皇上……」她双手掩上脸孔,低低啜泣起来。
忽地,房门被推了开,声音在静夜里格外分明。
爆妃抬起脸,停止了哭泣,一双朦胧的美目落在闯进她房中的两名黑衣蒙面人身上——
「你们、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未经通禀就闯入本宫房中,该当何罪?」她努力地以平稳的口气开口。
她一向是皇上最宠爱的妃子,没有人不瞧她眼色过日子,如此时日一久,她的气势早和一般宫妃不同。
两名黑衣人冷笑一声,回道:「咱们进房,不需要死人点头答应!」话甫歇,两人互使了眼色,抽出腰间配刀便往她刺去……
「等一等!」她一下翻身来到床榻另一边。「本宫怀有皇上遗腹子,难道你二人要皇上绝嗣?」她字字说得声色俱厉。
黑衣人却置若罔闻,提刀往她追去。
爆妃直往门口跑,就在手刚刚触模到房门之时,黑衣人将她拉了回去——
「不……来人哪……不……」她放声呼喊。
然而,却没有人听见!
守在外头的四名宫女早已教人捣住了口鼻,断了气息!
很快地,宫妃的嗓音低了下去,消逝在夜风里……
夜,再一次回复了诡异的岑寂。
御花园中,彩蝶飞舞,一干宫女围在一名女娃儿身边陪著弄蝶逗乐。
女娃儿约莫一岁大小,著一身紫色的王服,模样生得极俊,才刚学会走路,便摇摇摆摆地学著宫女们扑蝶,模样煞是惹人疼爱。
不远的一旁,皇后坐在石亭里,静静地瞧著一切,美丽的面孔上却是一片深思之色,仿佛与花园中的欢笑相隔千里。
皇后一向喜怒不形于色,在宫中,上由王侯,下至宫女,没有人不怕这个城府极深的后宫之主。
而三个多月前皇帝因病骤逝,皇后表面上说是要交出政权,而私底下却联合外戚欲独揽朝政。
因此朝廷之中暗潮汹涌,人人在明争暗斗下钻营出路。
由于皇帝尚无子,仅与皇后得一女,因此皇后欲联合朝臣们拥立宁真公主为皇太女,承续王位,以夺实权。
然而,在拥立于真公主成为皇太女之前,尚有另一项阻碍,就是兰妃腹中的先皇骨肉!
爆中反对皇后势力者,坚持必须等到兰妃腹中皇儿出世之后,再决定王位继承人选。
毕竟公主为女流之辈,拥为皇太女实乃不得已之选择!
倘使兰妃得子,那么王位自然是传子不传女。
因此,兰妃成了皇后心目中必须铲除的石头!
蓦地,皇后的胞弟来到花园中求见——
「启奏皇后,广都府大人求见。」太监前来通禀。
「宣!」
不消片刻功夫,萧裕已来到皇后面前——
「徽臣参见皇后。」说著,一双眼向四边溜了溜。
「你们先退下。」皇后下令。
爆女们离去之后,她盯住萧裕,沉缓道:「说吧!」美目锐利地梭巡著胞弟的脸庞。到了她这地位之后,任何人都可以轻易成为她的棋子,但可以相信的,永远只有自己!
萧裕再次左右张望之后,附至皇后耳畔低语——
「当真解决了她?」皇后眉微扬,依旧喜怒不形于色。
为了夺权,她必须杀了兰妃,阻止她产下皇子。
「微臣不敢打诳语。」
「做得好!」美目中总算渐渐有了笑意。
「谢皇后夸赞。」
「接下来该怎么做,你明白吗?」
「微臣明白!」
「那么,你去吧!」
「遵旨!」
萧裕满面喜色地离去。
一阵咳声在此时传人皇后耳中……
「公主……」宫女们轻轻为娃儿拍背。
然而,娃儿依旧咳喘不止……
皇后的目光再度落向花园中的宁真公主,眸底不由得起了一片阴霾。
一个月之后,宁真公主被册封为皇太女,皇后垂帘听政,终于得掌实权。
这一年,太女宁真刚满一岁半。
罗帐下,一张小小的面孔因痛苦而微微扭曲著……
五名宫女立于床榻旁,轮流照料著太女宁真。
「怎么样了?喂过太医的药了吗?」皇后走人太女房中。
爆女们一见皇后,全跪了下来。
「启奏皇后,已经喂过太医的汤药了。」其中一名宫女丁香回道。她是自太女出生之后便服侍太女的:至今已有三个年头。
瞧住太女痛苦的神情;皇后盾头微蹙,再一次开口道:「再传太医!」嗓音一如面孔般冰冷。
「奴婢遵旨!」丁香起身匆匆而去。
不多时,太医王仁忠随著宫女来到太女寝阁——
「微臣参见皇后娘娘。」
「平身。」
「不知皇后娘娘有何吩咐?」王仁忠起身问道。
「哀家想问王太医,是不是活著嫌腻了?」声量不高,一张如玉的端丽容颜却透出凌厉。
王仁忠一怔,随即咚的一声跪了下来。「皇后娘娘开恩……开恩哪……」
「要哀家开恩不难,只要王太医治好太女的病,哀家便可饶你一命!」皇后面无表情地回道。「现下太女服药之后,仍未转醒,你叫哀家如何开恩?」
「微臣该死……该死……」
「你纵有千百条命也抵不上太女一命,还是想想怎么救治太女才有活路!」
「微臣遵旨!」
「限你五日之内治好太女!」
「皇后娘娘——」
「怎么?办不到是吗?」美目顿现杀气。
「微臣、微臣必尽全力!」
皇后点点头,命宫女取来椅子,就在太女床畔坐下。
王仁忠心底叹了口气,揭开被褥一角,细细为太女把脉。
很快的,五日已过,太女的病情在太医诊治下有了起色,已经可以起身。这一日午后,皇后在凤仪宫召见王仁忠——
「王太医果然医术高明,治好太女之病,想要什么赏赐?」皇后脸上露出难得的笑意。
王仁忠沉思片刻,忽地曲膝跪了下来。
「王太医何故如此?」
「因为微臣有罪,但求皇后娘娘开恩。」
「太医是功臣,何罪之有?」
「回皇后娘娘,微臣世代皆为宫中太医,虽不敢说自己是神医,但也是宫中第一把交椅,有些话微臣不敢隐瞒皇后娘娘。」
「说下去!」
「依微臣之见,太女自幼体弱多病,只怕……」王仁忠瞧了瞧左右,顿时噤口不言。
皇后是个明白人,当下开口撤了身旁一干宫女,只留下心腹玉蝉。「有什么你不妨直言,哀家自会斟酌。」
王仁忠却未敢直言。
「好了,哀家赐你无罪便是,快说吧!别再磨磨蹭蹭地,似个大姑娘家!」
王仁忠定了心,抬起头道:「依微臣之见,太女恐非长命之女!」
此言一出,皇后眸光闪了下,久久不语。
就在王仁忠以为性命即将不保之际,耳边传来幽幽一句——
「当真没有法子了吗?」
「微臣该死!」
「那么,依太医之见,她还有多少时日?」皇后面不改色地问出这句话,若要说她有何不同,也不过眉目较往常更为冷锐。
什么样的人在听见自己的孩儿非长命之人时,还能如此冷沉?
王仁忠对皇后不由得更加戒慎起来!
「依微臣看来,太女至多只能再活五、六年!」他不是不想保自己性命,但此等攸关江山社稷之事非同儿戏,他不能有丝毫隐瞒。
即使会被杀头,他还是不得不直言。
闻言,皇后半眯起眼,眸光再度深不可测……
「太医今日告诉哀家这些,难道不怕哀家杀了你?」
「微臣只知要对国家尽忠。」
皇后笑了起来——
「太医说得真好。」停了停,美目直盯住他的眼。「既然太医如此忠心爱国,哀家相信今日这一席话必定不会传人他人之耳,是不是呢?」
王仁忠原就跪著,如今更是五体投地。「微臣誓死守密!」
「退下吧!」
待王仁忠离去之后,宫女玉蝉进言道:「皇后娘娘为何不赐王仁忠一死?死人不是更能守密?」
「眼下宫里以他最精医道,太女还指望著由他延命,此时尚杀不得。」言下之意是为日后定了杀意,玉蝉自然听得明白。
皇后瞧著这个自幼便服侍著自己的贴身丫鬟,不由得沉缓地开口:「方才太医那一席话你也听见了。」一双深沉的限眸直凝住玉蝉,教人胆寒。
玉蝉膝一曲。「娘娘若赐死,奴婢绝无怨言。」
「你起来,哀家并不想要了你的命。」
玉蝉缓缓起身。「娘娘……」
「哀家只想托付一重任给你,因此由明日起你必须启程到善缘寺去出家,你可答应?」
「奴婢遵旨!」
皇后点点头,美目中掠过一闪而逝的异芒!
嗖地一声,一只箭射往密林。
「快追!」开口的是一名骑在黑马身上的少年。
少年约莫十四、五岁,一身华服,气宇轩昂,随从约有二十来人,而他身后背的箭囊上瓖著各色宝石,令人一望而知其身分尊贵。
一行人循著飞箭消失的方向而去……
不多时,众人忽闻一阵娃儿的哭声……
少年蹙起眉,策马寻著哭声而去,赫然见到一个约莫四、五岁大的小女娃儿坐在地上哭泣,左臂上一片殷红的血迹,而那只飞箭正刺在女娃儿身后的树干上。
很显然地,女娃儿教飞箭所伤!
少年立时翻身下马来到女娃儿身前,并蹲来检视她手臂受创之处。
「殿下,由臣来安抚这孩子吧!」随从上前道。
「金创药!」少年并未起身,只是向随从下令,一双眸直落在眼前面目极为清秀的女娃娃脸上。
「很疼是吧?」他柔著嗓子,伸手拉起她受伤的左手,心中升起莫名的怜惜。
女娃儿抽噎著,一言不发,豆大的珠泪不住从她一双圆滚滚的大眼楮涌出。
随从很快地取来了金创药——
只是,女娃儿一见那么多彪形大汉围住自己,神色更显惊惶,原本让少年握住的手亦不由自主地抽了回去。
少年眉一拧,开口道:「全给本王退下去。」
随从们只得策马退至十步开外。
「你别害怕!把手给本王瞧瞧。」少年朝女娃儿勾起一抹笑。
这一抹笑令少年威严的俊颜柔了下来,女娃儿含著泪,带著些微迟疑,慢慢把受伤的手交到了少年温暖的大掌里。
少年轻巧地撕开女娃儿左边膀子的衣袖,细细审视起流血的地方……
所幸,女娃儿只是教飞箭贴臂擦出了一道寸许的血口子,并未伤了筋骨。
少年放下心,为她敷上金创药。「你怎地自己在这荒野?爹娘人呢?」他边问边上药,目光扫过娃儿肘上三颗排列成三角形的朱砂痣,煞是可爱!
女娃儿怯生生地瞧住少年,不知是被吓傻了还是认生,一迳儿闭著口,倒是泪已经停住不流。
少年不以为忤,随手撕下自己干净的衣摆,为娃儿裹起伤口
随从齐朗远远地瞧著殿下所做的一切,不由得啧啧称奇……
倒非殿下不仁,但,要说对一个不相干的平民百姓如此关爱,这倒是头一遭!
兴许这女娃儿和殿下有缘呢!
「好了,还疼吗?」少年开口,俊目泛著柔意。
女娃儿瞧著他为她所做的一切,然后摇厂摇头。「一点点!」嗓音又轻又柔。
少年笑了起来。「原来你会说话呀!」他忍不住逗她。
女娃儿怔怔地,一双晶亮的大眼直凝住这个陌生却亲切的大哥哥。
这时,一阵叫唤自远而近——
「丫头啊……丫头……你在那儿呀?」
女娃儿站了起来。
「阿爹!」
这时,一旁的侍卫们又围了上来,护在少年身前。
背柴的中年人怔了怔,一时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你是她爹?」
少年牵著女娃儿走了过来。
女娃儿立即抽回手,奔向中年人。「阿爹!」
中年人将女儿抱了起来。「你、你们要干什么?」
「放肆,你——」
「够了,齐朗。」少年阻止随从斥责,对中年人道:「好生看住她,别让她走远了!」语毕,少年翻身上马,策马离去。
「再见!」女娃儿突然喊出声。
少年回首,明知不会再见,他还是朝她淡淡一笑。「再见!」话甫歇,他双腿一夹,率众而去。
「他是谁呀,丫头?」
女娃儿望住少年离去的方向,久久没有回答。
不多时,父女俩便回到了山下的木屋,五、六个孩子见到阿爹归来,全都围上前。
「快来喝点菜粥,喝完快到市集去,把柴换几吊钱回来!」由屋内走出一中年妇人。此时适巧有一男一女来到屋前——
「这位大婶,讨点水喝成吗?」女的掏出一些碎银交到一个大孩子手中。
中年妇人瞧这二人衣著不俗,便端了两碗茶水走了出来。「乡村野地,没哈好招待二位。」说完,她笑盈盈地由孩子手上取走碎银。
忽地,讨水的女客见到屋里走出一个约莫四、五岁大的女娃儿,她浑身一震,差点把水洒出碗外,然而脸上却不动声色。「谢谢大娘。」说著,两人放下水碗,离开木屋。
「瞧见那女娃儿了吗?」走了一段之后,女的开口。一年多以来,她走遍大江南北,这娃儿是长得最像的一个孩子!
「你想怎么做呢,玉蝉姑娘?」
「咱们入夜之后来!」
男的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女的脸上却始终挂著一抹奇诡的笑。
看来,她远游的日子即将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