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端秀典雅的举止,满腹经纶的学问,诲人不倦的耐性,却赢得「金陵第一雅」的名声。
当朝许多新进进士都是他的弟子,对于恩师见解精辟的学识和教诲都感佩不已,遇到什么困难,也都回书院向先生请益。只是先生慈悲,常常到穷乡僻壤讲学,未必踫得到罢了。
等先生回到书院,总是差人送信,恳切的说明利弊得失,给予最好的建议。
然而,没有人知道这位「士大夫之师」只有十八岁,也没有人知道,这位托言容貌有伤、隔帘讲经的书院先生,居然是位端秀淡雅的少女。
「二公子,」小夏嘟起嘴,「妳也真是的,这么赤毒太阳下,还跑到四川书院讲课!他们怎不来金陵呢?妳就是挨不住人家求两句,热坏了妳怎么好?」
「什么话来著?」丽萍笑了笑,「四川学子不富裕,让人千里迢迢跑去金陵,就为了听我讲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