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崔锦屏咬着牙想,将奏本锁进了抽屉里。
这个奏本被搁置两日后,从大名府传来了新的军报:
于彻之再次上书朝廷,说他派出队伍去寻找与支援戚敬塘,一路上发现了两军交战的痕迹,还听到不少当地的传闻,有说官兵不敌义军惨败而逃的,也有说官兵的头目被义军俘虏后投了降的……各种传闻不一而足,但一律不是好消息。
于彻之怀疑戚敬塘所率的五军营左军,因为轻敌冒进吃了败仗,其主帅至今没有回营复命,要么阵亡,要么被俘,要么畏罪潜逃了。
崔锦屏将这第二份奏本也送到了谢时燕手上。
谢时燕欣喜不已,一面嘱咐他继续扣住消息,绝不能让苏晏得知后有所准备;另一方面加紧联系自己一派系的官员,以及对苏晏心怀不满的朝臣们,其中也包括了另一名阁老江春年。